|
|
|
|
|
访问总数:26431 人次 |
 |
|
|
|
|
本刊目录 |
《信息通信》-2016年07期目录 |
|
基于dq-PLL锁相环相序检测算法仿真研究 |
吴学敏;吕鑫; |
1-3 |
|
改进增量式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|
蔡竞;张嘉琪;钱康; |
4-8 |
|
基于DWT-SVD的抗几何攻击水印算法 |
袁影影; |
8-9 |
|
卫星通信网络终端多载波干扰分析 |
邓连智; |
10-11 |
|
一种改进的基于几何谱减法的语音增强算法 |
蔡萍; |
11-12 |
|
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博弈论的太空垃圾处理方法研究 |
陆新宇;郭中华;高龙;何凤杰;王靖; |
13-14 |
|
铍小球压缩力学性质的数值模拟研究 |
雷仙; |
15-17 |
|
空—空通信信道的统计特征分析 |
桂永强;韩后岳;章杰;李小喜;方园; |
17-19 |
|
基于Hel散度的复杂系统涌现度量方法研究 |
陆皖麟;何新华;屈强; |
20-22 |
|
构建随机过程模型对多传感器多目标跟踪问题的研究 |
魏祥; |
22-24 |
|
太阳能光伏储存技术研究 |
沈丽; |
25-26 |
|
数字电路故障定位技术研究 |
段晓超;叶明傲; |
27-29 |
|
多级DCT与遗传算法结合的鲁棒性水印算法 |
杨涛; |
29-30 |
|
组卷技术中遗传算法的改进研究 |
周芳; |
31-32 |
|
无线激光通信系统弱光干扰原理及仿真实验研究 |
肖丰霞;闫廷光; |
32-34 |
|
基于不动点法研究阶三角形电阻网络的等效电阻 |
嵇英华;胡菊菊;蔡十华; |
34-35 |
|
一种采样率动态配置的多信道无线数据采集网络 |
马晶玮;高尚;凌必赟; |
36-37 |
|
印制电路板制造中的激光技术应用探讨 |
姜永超; |
38-39 |
|
基于LTCC技术的X波段四通道T/R组件设计 |
金雁冰;郑林华; |
39-41 |
|
基于无线通信的智能指纹消费系统 |
付海燕;臧红岩;王艳玲;王开波; |
42-43 |
|
基于FPGA的车载光通信系统 |
龚华达;覃勇;刘薇; |
43-44 |
|
基于IBE的二维码加密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|
居巍杰;滕玮; |
45-47 |
|
基于多目标的双聚类算法 |
梁妍; |
47-49 |
|
雷达方舱气体消防系统设计 |
刘健;张羽; |
50-51 |
|
一种行进启发式节省能量的地理位置路由 |
廉景; |
52-53 |
|
基于PU学习的磷酸激酶抑制剂筛选算法 |
王艺琪; |
53-55 |
|
一种基于BFD检测的IP快速重路由解决策略 |
伍思廉; |
56-57 |
|
一种改进的基于归一化割的图像分割方法 |
董瑞;李鸣明; |
58-60 |
|
一种便携设备的综合射频方案设计 |
刘小雨; |
60-61 |
|
HyperLynx信号完整性仿真在优化硬件设计中的应用 |
刘庆华; |
62-64 |
|
基于单片机技术的灭火控制器设计 |
刘健;张羽;刘静; |
64-66 |
|
一种名址分离网络设计与实现研究 |
陈旭; |
67-68 |
|
可移动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|
邓二伟; |
69-70 |
|
SMT检测中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 |
潘敏贤; |
70-71 |
|
交互积分法在求解裂纹应力强度因子中的应用 |
岳宇辰;刘晓峰; |
72-74 |
|
白云机场目视泊位系统飞机识别的改进方法与研究 |
蒋俊; |
74-75 |
|
基于单片机的可视化人机交互系统设计 |
张永合; |
76-77 |
|
机动式雷达的电子设备防雷设计 |
刘健;张羽; |
78-80 |
|
检票机单程票回收机构单体双轴向天线设计 |
李巍;王昆;黄宁; |
80-82 |
|
大容量SDH信令采集的FPGA实现 |
刘卓才;陈继华; |
83-84 |
|
轨道交通专用检票机无退票口TOKEN单程票回收机构微型化设计 |
王昆;李巍;黄宁; |
84-85 |
|
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综述 |
蒋丽丽;姜大庆;于翔; |
86-88 |
|
区域自动气象站通讯模块H7118C调试与故障维护 |
田琳;李姗;付芬; |
88-90 |
|
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配送机器人研究 |
黄晓祥;王永亮;林贤祥;常夏梅; |
90-91 |
|
面向网络火力控制的通信网络仿真研究综述 |
曹洁;高昂;王渊; |
92-94 |
|
浅谈虚拟化实践对企业应用的支持 |
辛超;刘帝勇;兰正浩; |
94-95 |
|
双CPU结构SDR接收机中ARM与DSP通信电路设计 |
何彬;侯涛; |
96-98 |
|
高校图书馆中心机房的数据备份与容灾策略研究 |
赵冬香;杨小波; |
98-99 |
|
基于PLC可选择的液体加热装置设计与研究 |
琚爱云;王忠利; |
100-102 |
|
基于单片机PWM智能调温电热扇的设计 |
王晓冬;赵明举; |
103-104 |
|
电网企业IT基础架构整合规划研究与实践 |
夏飞;席文超; |
104-106 |
|
SIM卡异地调度的实现和应用 |
陈继华;刘卓才; |
107-108 |
|
基于智能路由器的楼宇设备监控系统设计 |
陈晓狮;骆德汉;张奎宝;刘启光; |
108-109 |
|
基于激光测距的LNG储罐穹顶顶升测量系统 |
张庆高;孙建刚;崔利富;范伟;刘伟兵; |
110-112 |
|
无人值守站场安防系统的研究 |
李杰;徐汇川;林铭;金华; |
113-115 |
|
视频会议系统的评测方法分析 |
刘洪波; |
115-116 |
|
降落伞试验中假人姿态对过载测量影响的研究 |
谢俊杰;王雷; |
117-119 |
|
测试性建模技术在某机载电子产品中的应用 |
毛春华;高峰;史洪亮; |
119-120 |
|
建模与仿真的GM-VV研究综述 |
唐雪锋;王维锋;张国辉;Wang Yuan; |
121-123 |
|
物联网在港口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|
王妍; |
123-124 |
|
小型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|
吴炬明;林伟捷;林伟青; |
125-126 |
|
利用VB语言实现虚拟电子实验 |
汪迎;于双芳;冯家慧;郝冉; |
127-129 |
|
综合告警系统在网络监控的应用 |
田丹; |
129-131 |
|
基于智能加湿器的多跳路由寻址技术 |
杨凯;李萌;赵高玥;杜丹;李长春;马文辉;王霄; |
132-133 |
|
大数据环境下数字资源的深度挖掘与推送平台设计研究 |
徐安令; |
134+136 |
|
基于AT89C51智能红外遥控门系统的设计 |
王晓冬;赵明举;彭玉平; |
135-136 |
|
基于储能架构的微电网并网逆变器 |
曾继钰;彭璐佳;张海燕; |
137-138 |
|
上海贝尔7342OLT主控板扩容后某ELT板反复重启分析及处理浅析 |
凌玥;于立峰; |
139-140 |
|
基于移动互联的旅游景区的数据交换平台的研究 |
李季; |
140-141 |
|
大数据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|
陈阳; |
142-143 |
|
电池均衡管理检测单元设计与实现 |
张兵;胡攀攀;吴定国;唐晓新; |
143-145 |
|
基于全双工的中继选择协作通信网络性能分析 |
钟斌;曾超;席在芳;陈超洋; |
146-147 |
|
基于城市综合体的统一门户系统研究 |
兰飞; |
148-149 |
|
浅析计算机网络存储技术与应用 |
宋显君; |
149-150 |
|
数据库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及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|
许志国;栾涛; |
151-152 |
|
浅析无线局域网攻击与防御 |
冷涛; |
152-153 |
|
推荐系统架构设计研究 |
王庆福; |
154-155 |
|
试析宽带网络管理中的运用技术 |
王梦; |
156-157 |
|
基于mentor软件的电源系统电路板设计 |
毛春华;史洪亮;高峰; |
157-158 |
|
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|
陈远东; |
159-160 |
|
基于开发板的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|
胡仕刚;曹会祎;吴笑峰;席在芳; |
160-161 |
|
基于ZigBee的车载交通信号灯状态采集系统设计 |
赵士鹏;魏啸东; |
162-163 |
|
基于ZigBee的环境监测系统 |
邢书剑;史经伦; |
164-165 |
|
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分析 |
李红艳; |
165-166 |
|
基于GIS的电力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分析 |
陈子雄; |
166-167 |
|
对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管理安全的对策分析 |
杨利涛;王东扬;胡杰; |
168-169 |
|
基于RFID技术实现应急保障物资仓库智能化的研究 |
徐志明;阎利;潘晓东; |
169-170 |
|
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|
吴涛; |
171-172 |
|
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及全光网络研究 |
李秋琰; |
172-173 |
|
智能电网建设中计算机软件工程的运用 |
赵瑜; |
174-175 |
|
IMS技术在电力通信行政交换网中的应用研究 |
刘春宇;张勇生;肖海龙;路丽丹; |
175-176 |
|
无线通信基站电源设备参数的计算 |
钟鸣; |
177-178 |
|
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MDAS解决方案 |
余雄; |
179-180 |
|
基于端到端思维的LTE网络概率性感知差的优化研究 |
蔡文斌; |
180-182 |
|
一种低成本的通信基站动环监测系统设计 |
蔡文斌; |
183-185 |
|
电力通信光缆运行维护研究 |
李湘; |
185-186 |
|
基于SDN的多路径并行传输数据调度方法 |
于萌;卓越; |
187-190 |
|
浅淡兰新客运专线通信工程传输系统网络优化 |
侯海龙; |
190-191 |
|
铁路GSM-R系统的频率干扰监测探讨 |
唐剑群; |
192-193 |
|
舰船通信系统电磁干扰与干扰抑制探讨 |
柳勇刚; |
193-194 |
|
无线网络高层建筑覆盖策略研究与应用 |
陈绿原; |
195-196 |
|
基于通信工程传输技术的应用研究 |
肖维;张阔; |
197-198 |
|
TDMA/FDMA体制船载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|
张乾;王崇军; |
198-199 |
|
不同场景下ANR配置策略及实践 |
曹文俊;郑成林;钟期洪;刘悦; |
200-202 |
|
FTTB小区网络升级改造方法 |
张杲; |
202-203 |
|
PTN+OTN承载4G业务的组网架构分析 |
陈超; |
204-205 |
|
100G OTN技术在省内干线中的应用 |
马军; |
205-206 |
|
有线宽带接入技术与应用场景研究 |
袁玲; |
207-208 |
|
基于SDN+VXLAN在DCI部署方案 |
石晶; |
209-210 |
|
网络信令负载与LTE基站发射功率的分析 |
董宏成;杨耀; |
210-211 |
|
TD-LTE与LTE-FDD技术对比和共址干扰研究 |
葛俊; |
212-213 |
|
浅析IP RAN承载政企专线业务解决方案 |
石晶; |
213-214 |
|
MR数据挖掘与传统仿真基站选址讨论 |
彭亮; |
215-216 |
|
关于电力通信网中通信电源故障分析与维护探讨 |
黄绮倩; |
217-218 |
|
LTE时代分组传送承载网与ePC对接方案研究 |
王辉; |
218-220 |
|
浅谈TDM交换机退网后机房的优化工作 |
张杲; |
221-222 |
|
LTE信令监测系统建设分析 |
劳斌;唐升敢; |
222-223 |
|
载波聚合在室内分布中应用 |
余雄; |
224-225 |
|
浅析通信传输中信号衰减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|
刘佳; |
226-227 |
|
LTE 800M城区深度覆, 盖浅析 |
彭亮; |
227-228 |
|
通信光缆施工工程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|
杨帆; |
229-230 |
|
大功率放大器热设计及优化方法 |
曲书磊; |
230-231 |
|
关于网络监控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|
韦庆久; |
232-233 |
|
接入网改造与FTTH实现方案的设计探讨 |
周玉强;赵志成;陈林; |
233-234 |
|
CDMA外部干扰的分析和定位方法探讨 |
贾昆; |
235-237 |
|
浅析超长距离无中继光传输技术与应用 |
赵爽; |
238-239 |
|
宽带中国战略下的光缆规划探讨 |
杜一平; |
239-240 |
|
营业厅集中化视窗支撑技术与应用 |
袁玲;黄艳; |
241-242 |
|
现代通信网络的运行管理路径研究论述 |
王群; |
243-244 |
|
基于感知模型的客户满意度研究 |
谭晖;李婧琦;杨林;廖振松; |
244-245 |
|
移动互联网时代通信业务推广研究 |
田海丽;李新卫; |
246-248 |
|
OTN技术在信息通信传输中的应用实践探究 |
俞观晔; |
248-249 |
|
一键投诉手机侧软件及分析平台 |
杨林;何凡;周小翠;廖振松; |
250-251 |
|
多层架构互联网电视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|
齐放; |
252-254 |
|
互联网应用TD-LTE技术的分析 |
郭文君; |
254-255 |
|
宽带提速环境下城域传送网组网策略及演进分析 |
李锋;钱晋; |
256-257 |
|
关于一张光缆网的精细化规划 |
薛建立; |
258-260 |
|
基于客户感知的LTE铁路网络覆盖规划方法探讨 |
刘思聪; |
260-261 |
|
试论数据中心机房的冷通道技术 |
马军; |
262-263 |
|
浅谈核心网虚拟化技术及应用 |
朱达贤; |
264-266 |
|
中国电信、中国联通共享LTE基站解决方案探讨 |
钟鸣; |
266-267 |
|
关于交换维护工作的思考 |
田丹; |
268-269 |
|
LTE与CDMA互操作感知优化方法探讨 |
刘思聪; |
270-271 |
|
中国电信4G混合组网网络中TD-LTE应用和部署策略 |
邵强;张志科;李俊峰;吴志昊;高海林; |
271-272 |
|
移动通信网络的维护及管理建议之研究 |
周海丽; |
273-274 |
|
移动回传网承载固网宽带业务应用建议 |
胡志平; |
274-275 |
|
IPRAN综合业务接入网网络部署及保护策略探析 |
茹吉盛; |
276-277 |
|
光纤通信的技术发展和应用 |
张剑; |
277-278 |
|
全IP化发展背景下传送网络演进思路 |
王小莹; |
279-281 |
|
对智能电网电力通信中分组传送网技术应用的几点探讨 |
郑华强; |
281-282 |
|
智能光网络及其应用研究 |
潘远; |
282-283 |
|
探讨4G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研究 |
曹伟; |
284-285 |
|
手机病毒恶意订购的定位分析与研究 |
周小松;廖振松; |
285-286 |
|
IP RAN网络规划策略浅析 |
王小莹; |
287-289 |
|
关于智能电网中电力通信技术的应用分析 |
吴明汪; |
289-290 |
|
4G网络切换技术与关键技术研究 |
陈清; |
290-291 |
|
关于4G商用时代的LTE基站回传建设研究 |
胡志平; |
292-293 |
|
光进铜退现状分析及后业务网的演进方案研究 |
柏林; |
293-294 |
|
CSFB电路域回落——4G LTE语音业务解决方案解析 |
于志远;王劲松; |
294-295 |
|
一起500kV变电站遥控缺陷的分析与处理 |
戚清华; |
296-297 |
|
关于电子元器件质量和可靠性管理措施分析 |
叶海虎; |
298-299 |
|
智能手机进课堂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|
袁晓桂; |
299-300 |
|
500KW大功率短波发射机自动化设计研究 |
陈蕴涵; |
301-302 |
|
4k电视技术应用及发展研究 |
张翔; |
302-304 |
|
集约化背景下高职类通信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 |
袁涛;邓春红;袁学松; |
304-305 |
|
调控一体化模式变电站遥信信号的采集与处理 |
吴伟维; |
306-307 |
|
330kV变电站同步系统组网方式研究 |
田云飞;余泳;张中丹;杨昌海;宋汶秦;陈兆雁;张海生; |
307-308 |
|
[信息通信]·杂志征稿启事 |
|
309 |
|
|
|
|
|